区块链:可能影响新闻业的新技术因素(3)

2019-10-06 13:04 本站 区商

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多点同时记录、不可篡改的属性使得新闻在编发后难以被再次编辑更改。熟悉新闻业的人都知道这句话: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在传媒业被各大商业大亨垄断的当下,区块链技术让公众看到了未来的“历史”不被政治和资本篡改的希望。人们对于新闻真实性的渴望,让区块链对于新闻平台的应用上充满了潜力。

(二)区块链技术引导新闻业对于新闻价值的回归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职业新闻主体以外的社会民众个体也能够参与到新闻生产中去,在以社交媒体为主体的社交平台上自由的进行新闻传播。有学者使用“脱媒主体”一词,来指代曾经主要依赖职业新闻传播组织主体实现自己的新闻传播需求的组织或群体,在“后新闻业时代”开启后,自建媒体,特别是自建以互联网基础的新媒体,超越了原来完全依赖职业新闻组织主体的状态,开始实现比较自由自主的、以自身为核心内容对象的新闻生产与传播现象[ 杨保军.“脱媒主体”:结构新闻传播图景的新主体[J].国际新闻界.2015(7).]。“脱媒主体”的形成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模式,打破了传统媒体独享话语权的状态,其在新闻报道上视角的多样性与即时性使得其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对传统媒体也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目前职业新闻传播组织主体的生存法则或运行方式[ 杨保军.“脱媒主体”:结构新闻传播图景的新主体[J].国际新闻界.2015(7).]。

但是,目前状态下所谓“脱媒主体”脱的“媒”,只是狭义上的“媒”——传统媒体。离开了传统媒体这一个“媒”,想要进行内容创作并获利生存,“脱媒主体”还得寻找新的“媒”。但具备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不仅屈指可数,同时在内容创作传播上也有其固有的传播与盈利规则。由此不难发现,脱离了传统媒体的平台并不就意味着“脱媒主体”摆脱“媒”的制约,回归了到新闻的专业主义上,也不意味这新闻价值在新媒体平台上就能更好地得到体现。在职业新闻组织主体由于种种原因达不到公众所期望的真实、客观、准确、及时等标准时,“脱媒主体”所创办的自媒体奉行着小组织、小群体的理念细化媒介市场,获得了大量的读者。但“脱媒主体”也需要盈利与发展,其本质上追求的是宣传效果、广告效果、公关效果,它采用的更多的也是偏向宣传、广告、公关的手段和方法[ 杨保军.“脱媒主体”:结构新闻传播图景的新主体[J].国际新闻界.2015(7).]。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现在“脱媒主体”所进入的新媒体,其在经营过程都受着商业逻辑的羁绊与纠缠。因为新闻业的实践并不仅仅需要遵从的是新闻价值,也需要受到自身经营管理的压力,这两者往往有着相互冲突而矛盾的地方。这种经济上的压力,会不自觉的转移到媒体记者的工作生活中去。在一项对于记者职业认同感的调查中,在被问及“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时,有71.1%的青年新闻从业者表示是“薪酬”[ 赵云泽.记者职业地位的陨落:“自我认同”的贬斥与“社会认同”的错位[J].国际新闻界.2014(12).],可见商业逻辑对于新闻业的冲击。

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能够让新闻业重回到新闻价值主导的轨道上来。媒体在经营管理的极大部分都可以交由区块链技术来处理,因为区块链上的每位用户都能够获取到信息,所以无论是广告的发放,或是对于版权保护和作者酬劳的支付,都能够更加精准直接,而新闻价值,成为了新闻组织或个人想要获利需要考量的最大因素。

举一个例子,在当下,新闻媒体或平台都需要成立庞大的广告部门,甚至采取各式各样的营销手段和方式来实现盈利的最大化。有了区块链技术支持的智能合约,广告费的发放就可以直接根据新闻的传播效果直接决定,由于在区块链上的所有用户都能够获取信息,所以传统的广告商或平台(“媒”)掌控信息的局面也就被打破了,更多的权力被交还给了新闻的生产者和读者。由于区块链上所有的数据都不可篡改,所以验证广告传播效果的成本得到了最大的降低,传播者和广告客户无需通过第三方,就可以进行交易。也就是说,新闻业的盈利模式更加扁平化了。营销和经营淡出了新闻行业,或许能够使得对于新闻价值的追求重新主导新闻业。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