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区块链项目与纳斯达克公司差在哪?

2019-10-04 09:01 本站 区商

据《币世界》报道:杨宁,24岁创立Chinaren校友录获高盛1500万美元投资;27岁创立的空中网后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最年轻的上市公司总裁。2017年投资区块链项目“消费链”却被媒体宣传成了项目跑路者。

2018年8月,杨宁回复媒体CoinVoice说:allin区块链至死不悔,4个月后接受同一媒体采访时却改口说:后悔进入币圈。

杨宁投资区块链错在哪

杨宁投资区块链失败的原因众说纷纭,其本人接受CoinVoice采访时解释称:项目走到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合作方和黑庄的恶意操纵。没有法律框架的区块链会把参与者的恶都释放出来,就好比我是想来踢足球,别人都是来踢人的。项目未能实现我所设想的愿景,最大的原因是缺乏法律监管。完全去中心化不靠谱,必须要有中心,在要法律框架行事。我已经不相信智能合约了,我只相信合同。我不相信代码即法律,代码是代码,法律是法律。当被问及是否想过证明自己没有割韭菜以挽回声誉么,杨宁表示:钱包上没有名字,谁能证明谁拥有什么呢?”

代码是不是法律?

区块链行业里经常提到的一种理念:代码即是法律。代码和法律都是规则,规则肯定是规则。美国证监会SEC也认为,代码可以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代码靠的是对码农的信任形成的共识和算力来保障代码运行;法律靠的是国家的信用和专业的司法系统来保障其在现实世界运行。代码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但代码不能在现实世界里面运行。没有了现实世界的法律这个基础设施,代码的基础设施——计算机连运行都难。

代码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法院是法律的核心,代码和法律是可以通过平台与系统的架设进行关联对接的,互联网法庭即是如此,司法区块链更是如此。让司法部门做合规监管预防、处理踢人,让区块链回归技术本质好好踢球。

钱包需不需要名字?

区块链的一个宣传点是可以不借助中心化的组织来证明谁拥有什么。证明方式是移动拥有的数字资产,而无需将资产地址和现实中的身份绑定。但因区块链的匿名性,我们无法确定地址属于谁,更无法证明一个作恶的地址不属于自己,除非有人主动站出来。

杨宁如何证明那个割韭菜的地址不是自己的?移动钱包内的币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第三方拿到一手数据即使勉强分析出结论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谁知道这第三方是谁,可信否?只有可信第三方才行,提前验名才行。谁最可信?只有我们已用千年还在进化的法律,让法律提前知道钱包属于谁。

投资区块链与投资纳斯达克的差别就在于法律

纳斯达克有证券法、证券交易法、纳斯达克规则及其它如信托契约法、美国投资公司法等等条款和法院、律师系统作为基础保障其运行。区块链运行当然也需要这些基础,并且基础足够大到可支撑区块链发展。

有信仰者说区块链无需法律,比人靠谱,他们认为区块链是革命,要自由、要颠覆。杨宁却说人脑子里没芯片。

以史为鉴,人类世界最精彩的四次技术革命,从解放人类生产力的蒸汽机,到流水线的分工、自动化生产线的高效率,到信息技术的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建立在之前的积累上的,不是推翻也不是简单代替,就如同今天的计算机离开了电就成为一堆废铁一般浅显。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靠的仅仅是更大数量的备份,犹如狡兔三窟。没有了中心化的兔窝,但也得有中心化的兔子来建这个窝,兔子也没装芯片。

法律服务已开始涉足区块链领域

区块链需要法律做基础,但法律是否已经成熟到可以支持区块链,保障区块链稳定运行,还是如人脑中的芯片仅仅是个概念?

2018年10月,北京互联网法院的第一起案件,即“抖音短视频”诉“伙拍小视频”著作权案维权成功。区块链相关部分法官提到:“司法电子证据云应用区块链技术能最大程度保证视频、图片、文字等电子证据,真实、合法的保存且不被篡改。”

区块链不是法外之地,区块链上的欺诈也是欺诈,区块链的安全不可篡改等特性法律也在被采用。据悉,今天头条、腾讯新闻、抖音、快手、中央电视台等大量侵权取证及遗嘱见证等业务司法区块链均已介入。

最近笔者了解到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证据平台已上线。当事人的电子材料、电子合同等电子证据可以直接提交验证,哈希值校验、区块链溯源、节点校验等服务也逐一开放。当事人需求比较大的案件类型都被提供了相应的验证和解决方案:如版权类的原创文章、短视频、电子书刊、游戏等,互联网金融类的理财、借贷纠纷逃废债等,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的电子合同等问题都可以直接固定证据。

司法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模式是否可信?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